中国经济政策大转弯 与22个月前“惊人相似”
中国政府上周出人意料地决定采取果断措施挽救经济增长,对至少部分人来说,这一政策陡转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中国政府上周出人意料地决定采取果断措施挽救经济增长,这让国内外投资者都感到振奋。对至少部分人来说,这一政策大转弯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就在22个月前,中国政府也曾突然行动,取消了让中国与外界隔绝两年多并导致经济遭受重创的“动态清零”政策。政策陡转一度使中国陷入了新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医院措手不及,无力应对大量患者。
但这两次政策陡转之间明显有相似之处。两者都表明,习近平的集权做法导致了有效的政策滞后出台。
习近平2022年12月决定放弃其标志性的“动态清零”限制措施。此前数月,国内外许多人士已在敦促中国政府放弃这项不再有效的政策,并为不可避免的重新开放做好准备。
尽管实施了严格的封锁,但北京不断接到报告,显示全国各地的感染人数上升。隔离和大规模检测等严厉的遏制措施不仅成本高昂,还大幅削减了消费支出,使部分民众濒临崩溃。
直到2022年11月下旬抗议浪潮席卷中国各大城市,严重威胁到领导层高度重视的社会稳定之后,习近平才最终决定改变政策。
但由于几乎没有人提前收到政策转变的通知,全国各地医院的医护人员不得不面对患者激增的情况,而医疗必需品储备不足。当时数亿人在几周内感染,火葬场堆满尸体。
害怕采取行动
快进到上周的经济政策逆转。
中国取消自我实施的抗疫隔离措施近两年后,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曾呼吁中国政府采取有力行动来支撑经济增长,尤其是在政府的干预措施使庞大私营部门失去活力,并使房地产行业由盛转衰之后。
负责日常经济事务的官员也召开了愈发紧急的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外资撤离以及资金短缺的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巨大压力。然而,尽管受到这些敦促,中国政府还是无法采取更大胆的行动,直到上周,政府才在短短几天内宣布了一系列降息和其他提振经济的措施。
为什么花了这么长时间?主要原因是没有人敢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与其他领域一样,经济决策权牢牢掌握在习近平本人手中。直到最近的官方数据显示青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凸显出社会稳定面临潜在威胁,这位最高领导人才对经济表现出一些担忧。
即使最近打出了促增长的“组合拳”,在经济真正复苏之前中国政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许多经济学家表示,最重要的是,中国高层需要转变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从工厂转向家庭。
习近平上周主持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承诺“为干事担当者撑腰鼓劲”。希望如此。 原文地址:https://news.creaders.net/china/2024/10/02/2780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