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独角兽”破产清算!创始人是百亿清华海归
昔日红极一时的“独角兽”企业,折叠屏手机“鼻祖”柔宇科技,已进入破产清算。其估值一度达到500亿元。
根据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6月6日发布的公告,柔宇科技的破产清算案已于5月获法院正式受理,并已指定管理人。
法院裁定受理
柔宇科技破产清算案
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近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该法院已于2024年5月15日裁定受理柔宇科技破产清算一案,并指定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为柔宇科技管理人。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定于2024年9月13日上午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依法申报债权的债权人有权参加债权人会议。
此外,柔宇科技旗下的两个核心全资子公司柔宇电子和柔宇显示的破产清算案也已一并被裁定受理。
据了解,今年3月,市场曾传出破产传闻,对此柔宇科技于4月1日发表声明称,公司未曾主动申请破产,也未进入破产程序,目前企业仍在运营中。破产传闻源自公司离职员工个人,以期权结算纠纷名义提出的破产审查申请。
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柔宇科技存在32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29亿元。此外,18个历史终本案件被执行标的总额达1.04亿元,未履行比例达99.9%。与此同时,柔宇电子被执行总金额超27亿元,柔宇显示被执行总金额超29亿元。
曾是明星“独角兽”,估值超500亿元
疯狂烧钱却上市未果
公司官网显示,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在中国深圳、北京及香港,美国硅谷,欧洲荷兰与日本东京设有办公室。
柔宇通过自主研发的核心柔性电子技术生产全柔性显示屏和全柔性传感器,以及包括折叠屏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在内的全系列新一代人机互动产品。基于强大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性工程与设计能力,柔宇实现了数个业界里程碑,包括推出全球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屏、建立全球首条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发布和量产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以及发布业内首个Micro-LED弹力柔性屏技术。
图片来源:柔宇科技官网
此后其还发布了第二代折叠屏手机FlexPai 2,官网显示8G+256G的售价为8788元。
正是由于颠覆性的技术水准,柔宇科技备受资本追捧。仅从2017年8月到2019年11月,柔宇科技就获得了7轮融资,不乏中信资本、深创投、杭州基石、保利(横琴)资本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
2020年,柔宇科技还曾以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3.8亿元)的估值跻身于《2020中国新经济独角兽200强榜单》前12名,并成为《中国企业家》2020年度“中国科创企业百强榜”的榜首。
然而,近年来柔宇科技的情况却急转直下,持续的“上市失败”“股权冻结”“限制消费”“强制执行”“欠薪风波”,再到如今的“破产清算”,曾经的资本宠儿柔宇科技,已深陷泥潭。
早在2019年便有消息传出称柔宇科技将赴美股上市,不过最终未能成行。2020年公司完成上市辅导工作后正式向科创板发起冲刺,根据彼时披露的招股书,柔宇科技在发行后的估值将达到577亿元。然而到了2021年2月,柔宇科技却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对此,柔宇科技独立董事刘姝威曾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在股东结构方面存在“直接层面三类股东”的情况。
不过这份招股书也暴露了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5亿元的营收,净亏损额却超过30亿元。不久后,柔宇科技便被传陷入资金困境,并多次被曝欠薪。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去年12月,多名员工在接受采访时称,已被公司拖欠薪酬长达一年,近两年离职的员工也未发放拖欠的薪资,累计欠薪金额约4000万元。
今年5月28日,柔宇科技公众号曾发布《关于柔宇历史若干不实言论的澄清》。对“核心技术源自国外,不是自主原创”“产线良率低,设备落后,无法量产”“上市只为圈钱,追求高估值,不上市就躺平主动破产”等不实言论进行了澄清。
对于估值问题,柔宇科技表示,公司从天使轮融资发展到pre-IPO轮,一路都是高度市场化的结果,其间每轮融资都得到了市场上多家知名VC/PE专业机构的认可和支持,其专业团队通过详细尽调完成法定投资流程,无论估值还是其他商业条件,都不可能是一方简单一味追求的结果。
在上市等问题上,柔宇科技表示,公司一直秉持着高度负责的态度。2020年初因为新冠疫情的暴发,公司主动撤回了纳斯达克上市的机会,后又因科创板相关政策的调整,公司再次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无论申请上市与否,公司始终在竭尽全力寻求更好的发展,负责任地面对所有挑战和困难,从未躺平或主动申请破产。例如,近两年,数位投资股东和创始人刘自鸿博士个人多次主动借款合计两亿多元给公司,用于解决员工薪资和维持产线基本运行等问题。
在文末,柔宇科技还称,创业十二载,柔宇风雨兼程,得益于坚韧不屈,也受益于孱微执义。创新不易,唯有坚持。“无论企业如何发展,世界如何纷扰,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用科技创新的力量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创始人是清华“天才少年”
员工:步子迈得太大,权力高度集中
据北京日报,自柔宇科技创立以来,就一直“光环加身”。其创始人刘自鸿被称为“天才少年”,17岁以江西省抚州理科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毕业后,刘自鸿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
刘自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视频截图
2012年,29岁的刘自鸿从美国归国创业,和他的另外两名清华大学兼斯坦福校友魏鹏、樊俊超共同出资10万元创立了柔宇科技。2014年8月,柔宇科技发布了世界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器,厚度仅为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在当时可谓是颠覆式的技术水准。
而随着柔宇科技估值一再上涨,至2020年,刘自鸿以145亿元身家登上了《胡润百富榜》,排名第376。
然而,随着柔宇科技的情况急转直下,刘自鸿也自身难保。2021年,其身家缩水35亿元至110亿元,排名下滑了270名;而在2022年,《胡润百富榜》中已经没有了刘自鸿的名字,当年最后一位上榜富豪的身家是50亿元。
据证券时报,曾在柔宇科技工作了两年多的陈铭评价,柔宇技术确实很牛,创始人的背景无可挑剔,这几年柔性屏产业发展也蒸蒸日上。柔宇陷入困境,跟刘自鸿的个人情怀和管理短板有很大关系。刘自鸿提出的目标过于高远,让柔宇的路越走越窄。“老板的愿景很宏大,想做创造柔性星球的拓荒者,这太理想化了,对一家创业公司来说可能是致命的。”陈铭说。
刘自鸿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但是不擅长企业管理,这是柔宇“高开低走”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年我感觉公司的管理太混乱了,内耗内卷太严重,办事效率极其低下。”陈铭说, “事无巨细都需要刘自鸿审批,权力高度集中,底下人没有权限,也不敢拍板。”
张华是柔宇的技术员工,对刘自鸿的评价很高。他认为,刘自鸿的“完美主义”放在柔宇这样的创业公司身上,是有弊端的。“刘博确实很牛,他的柔性技术在商业转化的时候不照搬三星,大规模产线的设计也不照搬国外的做法,是真的做到了自主知识产权,并且造价也比业内低很多。”张华说,这个成果如果放在有一定客户基础的企业如TCL、京东方身上,有可能一举推动国内柔性屏行业的发展,但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没有稳定现金流,要从0直接做到N,步子迈得太大了。
据南都·湾财社,在投资人们看来,柔宇科技的技术一直是超前的,但往往0到1不是最难,1到100的蜕变才是最难。一直没有过硬的产品可以带来现金流,加之作为创业公司,柔宇科技相比传统的制造业公司而言远没有深厚的产业化积淀,却在从科技到商业的转化过程中,选择了最艰难的道路——自建生产线,使得柔宇逐步陷入资金困境。
图源:公司官网
有柔宇科技相关负责人透露,柔宇此前获得的融资基本全都投进了自建生产线,依然深陷“缺钱”窘境。
2017年,刘自鸿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自建产线的原因,表示实际是迫于无奈:“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想自建产线。但在2014年发布技术后,很多的制造行业包括面板的制造公司找来跟我们谈合作生产的事情。但我们在接触后,觉得不太容易去推进,原因在于有些制造商希望我们把技术、工艺先拿到他们的产线上去全部跑通后,才签合同,而不是先签。”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的团队怎么能答应?因为没有保障,工艺和配方等东西是没有办法通过专利进行保护的。团队有很多顾虑,就无法进行下去。”刘自鸿说。
但熟悉柔宇的投资界业内人士认为,正因柔宇选择了自建生产线的道路,才将其逼至欠薪亏损,投资机构望而却步的境地。业内投资人向记者分析,技术出身的刘自鸿低估了自建生产线的烧钱速度,即便是百亿资金,自建生产线也能很快烧光,“团队对生产线的烧钱速度没有准确判断,即便是好的技术也浪费了。如果选择与拥有成熟生产线的企业达成合作,结果或许会不一样。”
2022年4月13日和14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姝威在其个人公众号连续两天发布文章,为柔宇科技发声,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珍惜从0到1的研发成果”,文章标题直呼“拯救柔宇”。
刘姝威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强调,如果柔宇倒了,相关损失是多年都恢复不了的。“柔宇科技主导的ULT-NSSP技术路线可以使中国在全柔性显示产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摆脱依赖国外主导技术路线的局面。”
公开资料显示,刘姝威自2020年起任柔宇科技独立董事。